优品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地震来临如何自救发生地震会有哪些前兆

2023年08月17日 优品资讯网

地震来临如何自救 发生地震会有哪些前兆

一、地震自救常识小普及

1、地震来临莫惊慌

大地震发生的时间不固定,就像唐山大地震是发生在半夜,很多人都熟睡了,因此地震来临时不要着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寻找藏身处

发生地震时如果是在学校,商场等人多的地方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就地寻找藏身处而不是马上逃跑。就地躲避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留体力

万一在地震时被废墟埋没了,应该尽量保存自己的体力。被埋时首先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二、地震的四大征兆

1、动物异常

如果发现鸡鸭,猫狗一同出现不安的情况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地震来临之时。因为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感到地震灾害的发生。主要表现为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蟾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2、地下水异常

地震发生之前,河水,井水等地下水会大幅度下降。另外,还有水温变化、翻花、冒泡、打旋、发浑、变色和变味等。震例资料表明,一般地下水异常现象大多集中在临震前的几天之内出现,尤以震前一至二天更为集中,除水位大幅度升降外,其它变化如发浑、变色、变味、冒泡、打旋等也较为激烈。但是,一个7级以上大地震之前一、二个月,甚至几个月、一年左右,地下水就出现异常,往往还会出现几起几落的现象。

3、地光

地光是由于地震活动而产生的发光现象。通常地光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了。大多数地光现象几乎与地震同时出现,但也有在震前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如唐山大地震的地光一般出现在震前六小时到大震发生的瞬间,并以临震前十多分钟出现的最多。地光的形状有带状光、条状闪光、片状闪光、球状光、火状光、柱状光等,五光十色,兰、红、白、黄、橙、绿等色样样俱全,此外,还可能出现少见的复合色,如银兰色、白紫色、绿青色等。观察地光时,要特别注意与灯光、电弧光、城市上空的反射光、磷光、闪电、焰火等现象的区分。

4、地声

地声是地震之前发自地下的一种响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震前数分钟出现者居多,是一种临震信号。人们听到的地震之声有机器轰隆声、拖拉机声、雷声、炮声、鼓声、撕布声、狂风呼啸声等。利用地声防抗地震,关键一条是要将其与风声、雨声、雷声及拖拉机、飞机、汽车等轰鸣声区别开来。

三、地震自救时应该避免的错误是什么

1、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2、肠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体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伤,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肠子脱出。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下意识动作是用手托住脱出的肠子往肚腔里塞,这也是十分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三点:1、脱出肠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肠子时,容易使肠子扭塞,导致机械性肠梗阻;3、脱落出的肠子很可能已经被刺破,回塞容易导致一些粪便等脏物透过肠壁溢出,导致严重腹膜炎。

3、近肢端动脉出血绑扎点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脚的踝部)动脉出血,在绑扎时,要注意不能在出血点就近部位缚扎,应选择过膝、过肘的绑扎点。因为相应大血管穿行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不利于止血且易伤及相关神经(桡神经)。

4、皮肤破损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间有种说法,对于皮肤破损出血的情况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泥土中含有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用这种方法不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还很容易导致破伤风,重者致命。

5、骨折后(被砸后)肢体切忌“轻举妄动”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况,首先要考虑骨折的可能性。那么在自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加重血管和神经的严重损伤。可因地制宜,找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或布条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就会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四、如何分地震的等级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9]。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s,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数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μm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震级分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等不同类别,彼此之间也可以换算。用里克特的测算办法计算,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没有超过8.9级的;最小的地震则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仪测到-3级。按震级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称小震)、强震(或称中震)和大地震等[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32×32)倍。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竟达9.5。

艺术评鉴杂志社

内蒙古煤炭经济杂志社官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期刊

现代盐化工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