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两个月可以养长头发吗宝宝二女儿出生三个多

2025年01月07日 优品资讯网

搬来新居不久,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农历九月十八这天中午,刚吃完饭,云秋小声跟我说:“我不太得劲,肚子有点疼。”

我听了惊喜地说:“要生了吧?”妻说:“八成是。”

我急忙去厂子请假,交上仓库钥匙就匆匆地回到家中。

三姨催我快去找接生员老刘太太。老太太就在后院附近住,我按照说的地址,拐弯抹角地穿着衚衕找到刘家,老太太煞愣,利索地拿起器皿包袱就走。

来到家,云秋认识,因周围左右都是老太太接生区,曾多次去过李家接生。街坊论着,妻叫她三姑,我也就顺口叫三姑。

下午三点左右,云秋经过一番折腾,孩子顺利降生了。

看是个女孩,有点出乎意料,因妻怀孩子时肚子又大又凶,很多人都议论说,准是个男孩。

我听了心里暖融融的。心想,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多可心哪。妻的心情和我一样。

尽管如此,二女儿来了,我俩仍然很高兴。看着二女儿生下来就很健壮,又大又胖,小脸红扑扑可爱的样子,我俩得到很大安慰。

在给孩子落户口时,妻征求给女儿启个啥名?

我说:“我想了好几个名呢,叫秀梅、秀枝、秀敏,都挺好听,又觉得都不太理想,后来我眼睛一亮,叫秀荣!取个吉利,祝愿女儿荣光一生,又好听,又有讲究。”

妻高兴的说:“这个名字好,就叫秀荣。”

自从有了二女儿,给我们这个小家庭增添了生气,增添了活力,带来了情趣,带来了欢乐。同时也赋予我们做父母的又多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

自从有了二女儿,我们已是四口之家了,我们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了。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父亲这副担子担好,一定要养育好,引领好, 养不教,父之过嘛。

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孩子们茁壮成长。

自从有了二女儿,整个两屋三间房热闹,欢腾起来。两个小姨好奇心驱使不时地来看孩子,小丽琴经常捂着嘴,乐个不停。永春有点抹不开的也过来看看。

三姨说:“有大号了,还得有个小名啊,我给孩子启个小名。”

妻立刻响应,说:“三姨给l启吧。”

三姨说:“我看孩子小脸蛋红红的,红光满面的,就叫红吧。”

我俩高兴的一致说:“就叫红,这个名字好听。”

孩子稍大些了,能抱上手了,三姨有空就过来抱抱,边抱便连声说:“红红绿绿,红红绿绿呀。这句话几乎长在老人嘴上不离口了。”

二女儿出生后,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总觉得还应该有个支撑门户的儿子。就很自然地称大女儿为大闺女,二女儿为老闺女,大闺女老闺女就挂在嘴边上了。

每当下班抱二女儿时,总是说,爸抱抱老闺女,大女儿也争着让抱,就一个胳膊抱一个的连声说:“左大闺右老闺。”

由于我对二女儿这样称呼,妻也一口一个老闺女地叫着。

两屋人都被感染了,都称二女儿为老闺女,唯有三姨仍然是红红绿绿的叫着。

生二女儿两个多月时,迎来了一九六九年元旦。喜讯一个结着一个,很快又迎来了六九年春节,春节的到来,普天同庆,神州欢腾!

给我们这个喜气漾溢的小家庭赋予了更多的温馨,更多地快乐。

春节前,我早早就提醒,让云秋和大女儿都添置一身新衣裳。妻让我也做一套新的。

我婉言说:“我就不做了,过年时我还穿上∞/军装。”

妻说:“总穿一身军装,就不能换换样?”

我说:“穿军装过年比穿新衣裳还来情绪。这些年了,对军装还是那样眷恋,那样情深意长。”

心里话:这样可节省一笔开支,一举两得。

进入年关,云秋开始办年了。要供应票的,如猪肉、白糖、豆腐等和不要票的鸡、鱼、粉条等副食品样样都买了,尤其不要票的买的很多很足,过年了一定得丰盛些。

她还买了很多水果,诸如苹果、桔子、香蕉、暖梨、冻梨、冻柿子等样样俱全。还特意多买了些冻梨,预备晚上听广播,收听春节晚会时吃,吃冻梨格外提精神,能驱走睏意。

年三十终于盼到了。早饭后,我高兴地贴春联,贴福字,贴挂钱。鸡架上还贴了一张金鸡满架,猪圈上贴的是肥猪满圈。

两个孩子看着屋里屋外贴的红艳艳的,受到很大感染,大女儿高兴地问这问那,我一一的回答着,讲解着。

午后三点开饭前,放了一挂不大不小的一千响的大地红,还放了几个双响子。

看大女儿扒窗台上看的那样开心,进屋高兴地问:“鞭响不响?”

女儿高兴地说:“响!”

云秋做了好多菜,摆满了一炕桌。其中一盘切成薄片的,一半肥,一半瘦的烀猪肉,我喜欢蘸酱油吃,有滋有味。大女儿也爱吃,还得控制点,怕孩子吃着。

二女儿在襁褓中渴望地看着。

妻笑呵呵地说:“你们吃饭,让我老闺女瞅着。”忙抱起孩子喂奶,并风趣地说:“给我老闺女吃不冒烟饭。”

晚饭后,云秋把二女儿放进悠车悠起来,很快就甜甜地入睡了。

一会儿,妻便麻利地剁饺馅,和面包饺子。

当我洗手时,大女儿也撸起袖子,把两只小手放进盆里,笑着说:“爸我团罗剂子。”

我高兴地答应着。

我们正在包饺子,云凤忽然来了。大女儿惊喜地叫着:“七姨。”就扑向七姨怀里,娘俩热烈地亲昵着。

在北头住时,云凤十天半月地来一趟,这回近了,来的勤了。

女儿几天见不到七姨就想,就念叨:“我七姨咋还不来呢?”云凤也非常喜爱女儿,几天见不到外甥女就想,就会来看看。

云凤是云秋的三妹,叔伯姐妹排行老七,故女儿叫他七姨。年方十六岁,已出落成婷婷玉丽的少女,容貌、人品都很出众。正在读初中,巧的是她的班主任老师,就是我们三连襟。

云凤经常邀几个要好的同学高秀文、王秀云、王金霞等来家做客。

在叙谈中渐渐地和她们熟了,觉得她们都很要强,都是好样的。

她七姨每次来,女儿都缠着让给讲故事。这次正赶上过年,给讲了一个红纸一张炮仗三个的故事。女儿静静地开心的听着。

送走云凤,饺子也包完了。永春、丽华哥俩迫不及待地张罗打扑克。于是我们高兴的边玩扑克边听广播,不知不觉的就到午夜十一点了。

三姨催促着:“云秋哇,快烧火煮饺子吧,你五姐夫到发纸时候了,你三姨父都出去了,街里的鞭炮都爆豆了。”

我们立即来到外面,看三姨父已经把火拢着,照得满院子一片通红。

两家高兴的各放了一挂一千响大地红,长鞭劈劈叭叭地响着,和左邻右舍的鞭炮相互辉映,响成一片,心里痛快极了!

回到屋,看大女儿还意犹未尽地扒在窗台上往外看。

我招呼吃饭了,女儿这才回过神来,天真地说:“爸,放鞭炮真好!”

妻很快把热气腾腾的饺子和热好的菜肴放在炕桌上,全家高兴地吃年夜饺子。

二女儿不知啥时醒了。在悠车里支巴着要起来。

我快活地说:“看来这顿饭还真拉不下我老闺女。”

云秋说:“拉不拉下也没她那份。”

我说:“为孩子几口。”

妻嚼着喂了半个饺子,女儿吃的挺香,张着小嘴还想要,妻怕吃多了不好消化,就解开怀喂奶,女儿又开始吃她的不冒烟饭。

吃过年午夜饭,才真正意识到每人又长一岁,大女儿四岁,二女儿虽然只三个多月,也两岁了。妻二十七岁,我已经三十岁了。

接着就∵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一人两角绿色的,崭新的嘎巴票,是我事先准备好的。

两个女儿笑眯眯地拿着钱,二女儿虽然不懂,却用手紧紧地攥着,生怕跑了似的。

一会儿,约摸三姨家也吃完饭了,就领着大女儿,抱着二女儿过去拜年。

这时旧的磕头礼节已经免了,我们进屋就说:“三姨父、三姨过年好!”两位老人高兴地说:“大家同好!”

初一上午九点多,突然来了一帮半大孩子,屋里立刻热闹起来。原来是三姨父老兄弟的几个儿子来给他大爷大娘拜年来了。

最大的小辉十六岁,与丽华同岁,听说比丽华生日小,最小的八九岁,一个个虎头虎脑的很招人稀罕。

头一帮孩子刚走,又来了一帮孩子,屋里顿时又热闹起来。原来是哥嫂的几个孩子秀兰、秀全、秀军姐弟三人来给我们拜年。

很高兴又很感慨,自打记事起,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县城,都是我们给长辈拜年。今天当孩子们来拜年时,才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

常言说,人过三十天过午,一想到自己已到而立之年,大有白白蹉跎了大好时光之感。

时年秀兰十五岁,秀全十四岁,秀军十三岁,和孩子们亲热地说起话来。

孩子们要走时,我说:“一会我和你三婶上你们那头去看看。”

孩子们高兴地答应着回去了。

随后云秋把两个孩子交给三姨,让三姨给看一会,说:“到我妈家,哥嫂家看看。”

三姨痛快地答应着:“快去吧。”

我俩穿带好先到岳父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又去大哥家,给哥嫂拜年。

在两家都坐了一会,亲热地相互叙谈着。回到家已经十二点多了,到西屋接孩子谢过三姨,又亲切地唠起嗑来。

国际公关杂志官网

海外文摘期刊官网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