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宝宝怎么养好身体冬季家长给孩子做好这
2025年01月06日 优品资讯网
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去养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健康。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适合运动,夏季要避暑,秋季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适合冷藏,要坚持运动,防止过胖,是一个养肾的好季节。
冬季寒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蛰虫伏藏,动物冬眠以养蓄闭藏,以为次年春生做准备。冬季养生,重在“养藏”,是四季中最重要的养生季节,根据天人相应理论,要顺应自然界的万物收藏、闭藏的规律进行养生保健。
冬天想要孩子身体好,家长要做好这三件事,“防,藏,养”
防的是寒邪,藏的是阳气,养的是肾精和心神。
首先是防寒,保持舒适的体温是冬季防寒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手脚这些远离心脏的部位。当手脚感到温暖时,通常意味着全身的体温也相对稳定。
在冬季三个月的养生过程中,《黄帝内经》提到一句“无泄皮肤”,意思是说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护皮肤,防止其受寒。皮肤是身体最外层的保护层,一旦皮肤受到损伤,体表的阳气就容易被散发掉。因此,除了保持温暖之外,我们还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好皮肤,特别是那些容易干燥、瘙痒、龟裂甚至长冻疮的部位,更应做好保湿工作。
膀胱经是人体体表的一条重要经络,它非常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冬季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晒背,帮助身体驱散膀胱经上的寒邪。晒背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防御能力,还可以让督脉气血活跃,从而提振一身的阳气。
冬季三个月,是阳气闭藏的季节。此时,身体会顺应自然规律,将阳气向内、向下潜藏。越是天气寒冷,阳气的收藏就越是彻底。
因此,我们在这个季节需要做的是,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不要让其暴露或散失。同时,还需要找出自己体内阳气的漏洞,将洞口填上。如果冬季阳气的收藏做得越好,来年阳气的升发和“后劲儿”就会越足。
那么,阳气最常会从哪里“泄露”出去呢?
答案是脚底。
“寒从足下起”,每当天气变凉,脚的温度变化是最明显的,因为肾经起于足底,秋冬季节足部很容易受寒导致脚冷。寒为阴邪,阴邪会伤阳气,如果脚丫子一直处于冰凉状态,阳气就没法好好地收着,而是会不断地被损耗。
脚容易冰凉的孩子冬季可以多泡脚,里面放点艾草或者生姜,,把脚丫子泡暖和了再睡觉,睡觉时还可以穿一双宽松的袜子。出门也可以穿厚一点的鞋子,或者多穿一双袜子。
第三就是注重养精蓄锐,让肾精充足,心神内敛,这样人就能够感到安稳。每到年底,我们总会有些不安和迷茫,因为需要面对一整年的得失和不足。但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冬天将心志和情志收敛起来,不显山露水,而是趋于向内。
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再向外追求过多的东西,而是要诚实地面对自己一年的得失,接纳必然的结果,并从好的方面入手,反思未来的改进之处,并立下新一年的志向。
家长也不用过度担心着急孩子的身体,不要将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孩子,情绪上,一些很过度的怒气、喜悦、悲伤、思虑、恐惧,都会伤害我们的五脏,让体内的阳气不能很好地潜藏并为肾脏所用,变成身体的“精”,所以情绪上尽量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