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养生指的是什么四时养生的论述是什么
2024年02月18日 优品资讯网
四时养生指的是什么?-四时养生的论述是什么?
四时养生指的是什么?
四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
《内经素问·宝命全角论》里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里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些都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扩展资料
养生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时养生
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什么?
四时养生的正确论述如下:
1、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2、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3、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4、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春季养生法:
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意思是,当春归大地之时,冰雪已经消融,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苏,柳丝吐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大地相应,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个养生原则应具体贯串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去。
四时养生的论述是什么?
一、春日生发,疏肝养阳
春天万物生发,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节,积累了一个冬天的寒湿、阴浊之邪等急需代谢。阳春三月,正是人体顺应天时,肝气生发的时节。在春天,肝气旺盛而生发,因此,需要注意疏肝,才能让肝气正常运行不至于堵塞瘀滞。
中医调养法:
“春日开背,全年不累”。可通过手法开背宣畅气机,阳气闭郁明显的人群还可配合中药膏摩治疗,膀胱经及背俞穴刮灸可疏肝健脾,以达到疏肝解郁、通阳散结的疗效。
二、夏养三伏,扶阳正当时
“阳化气、阴成形”“阳虚则寒凝”,阳虚日久,体内阴寒之邪凝聚,易化生肿瘤。
中医调养法: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段,可利用中药膏摩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有效联合,发挥协同作用以振奋阳气。
三、夏秋之交,健脾祛湿
“长夏者,六月也”。阴历六月,正是夏秋之交,天气闷热,雨水较多,湿热熏蒸,这样的气候容易引发疾病,尤其是脾胃功能虚弱者,容易出现脾虚腹胀、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长期日久,阴浊之邪在体内郁积易化生肿瘤。
中医调养法:
长夏主湿,在此时节适宜养脾除湿, “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为后天之本,利用艾灸及手法经穴按摩,可强健脾胃。
四、冬补三九,养正散结
入冬后,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开始进入阳气衰、阴气盛的状态,这一状态是多种慢性疾病发作的诱因。肿瘤患者阳虚体质多见,冬天尤其难过。
中医调养法: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利用艾灸补肾助阳气、刮灸通阳祛邪气,达到改善阳虚体质,提高祛邪能力的目的。
扩展资料:
养生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参考资料:
人民网-防癌体质可以“养”出来 中医推荐“四时”养生法
百度百科-四时养生
四时养生的论述有哪些?
四时养生的论述如下:
1、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2、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扩展资料:
夏季养生五大原则:
1、作息
晚睡早起。夏季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对“晚睡”、“早起”,建议晚上10点之前就寝,早上6点左右起床。
2、饮食
增酸减辛。夏季,人体脏腑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上可以吃些酸的食物,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等,它们的酸味能敛汗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3、情绪
静心养气。夏天老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养心”。
4、保健
健脾除湿。夏天湿热,老人容易脾虚,建议每周吃一到两次赤小豆排骨汤、红豆薏仁粥、山药莲子汤等,可以改善脾虚导致的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
5、防病
冬病夏治。三伏天日照时间长,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此时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可取得显著疗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时养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夏季养生五大金律顺四时而适寒暑
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
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春夏阳气生长,养生应当助养阳气;秋冬阳气收藏,养生要蓄养阴精。
四时养生应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提出了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春夏阳气生长,养生应当助养阳气;秋冬阳气收藏,养生要蓄养阴精。
春夏秋冬四季是四时变化的表现,也是阴阳消长、寒暑更迭的标志。四季变化对自然界万物都有影响,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要顺应四时变化,养生也应当顺应四时。
具体做法如下:
(1)“春养生气”春天万物生发,应当早点起,调畅情志,愉悦精神,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2)“夏养长气”夏天万物生长繁荣茂盛,人应该晚睡早起,同时要调养心气,不要大怒生气。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贪凉饮冷。
(3)“秋阳收气”秋天是肺气当令,容易燥,因此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的,多吃些酸甘的食物。同时起居方面应该早睡早起。
(4)“冬养藏气”冬天生机潜伏,人也应当顺应冬季闭藏的特点而“养藏”,起居应当早睡晚起,饮食方面要注意进补。
- 上一篇:弱精症的诱因有啥呢弱精症怀孕几率有多大
- 下一篇:夏季来临要注意驱蚊防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