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家里养乌鸫鸟宝宝的人乌鸫筑巢铁树盆栽故事

2025年01月06日 优品资讯网

本报追踪关注的乌鸫夫妻占据朱家盆景铁树做窝产蛋孵雏的故事,今天终于迎来了欣喜的大结局:经过17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喂养,五个健康的小宝宝,伸伸懒腰,扑扑翅膀,亮亮嗓音,倏忽间,在一片嘈杂鸣叫声中,响起两下格外响亮的鸟叫声,朱家人断定“爸爸妈妈来了”。果然,鸟妈妈伫旁鼓励,鸟爸爸则在楼下草坪上保护,仅仅三天,在两个哥哥勇敢地飞翔离去后,第二天有二位妹妹也飞离巢穴,今晨最后一位小妹妹扑向初夏的旭日,生机勃勃,展示了生命的灼灼光华。

图说:乌鸫夫妻在朱家盆景铁树做窝产蛋孵雏。朱芹 摄

脱胎换骨

“儿大不由娘,翅膀硬了留不住。就像小孩,不逼、不磨练不成才,胆小要练要赶鸭子上架,现在是逼鸟飞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一个飞了,第二个看看大哥能行,我也行,于是又飞走了一个,找它的自由和快活去了。”朱女士的日记尾声今天添注了圆满。

刚刚从浙赣8天车游归来的她,发现由儿子接力照料的乌鸫一家子,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只趴在窝穴喳喳叫的宝宝,跃上花盆,腾挪跳跃相当灵活,两个哥哥张大黄嘴巴,讨要美食。三个灰嘴灰眼圈的妹妹羡慕地看着,吱吱地叫着,以期引起关注,“与17号刚孵出辰光,判若两人,脱胎换骨了。”

图说:乌鸫夫妻在朱家盆景铁树做窝产蛋孵雏。朱芹 摄

据朱女士儿子小曹介绍,这些天天气睛好,他除了每天观察外,并没有刻意去帮忙投食,都是由鸟父鸟母定时喂食,喂的基本是活的毛虫和蚯蚓。宝宝胃口很好,从半糊食物到活食,来者不拒。同时,大鸟还会把宝宝粪便叼离清除出去,始终保持巢穴干燥干净。

互相鼓励

小鸟羽毛丰满后,开始不愿蹲在窝里了,喜欢站在花盆上吹凉风看风景,相互间斗斗嘴,叽叽喳喳地开玩笑。

前天当第一个小鸟飞下去后,朱女士有点自责,还幻想着鸟妈妈能找到叼上来,或接他到哪棵树上喂食。她想下楼去找找,“不要傻乎乎的停在路旁被人抓。”等第二个飞走了也释怀了,“呵,是真的长大能飞了。”剩下的三个妹妹都在练内功,“加紧吃饭长力气,快快找哥哥们去。”差不多每隔10分钟,大鸟就来喂食。

发现一个现象,每次当朱女士举手拍摄,大鸟都知道,在匆匆忙忙飞走时,还不忘把掉窝里的食物叼走,“这可能是鸟的本能,在野外发现情况,第一要务是保护和带走赖以生存的食物。”一个要飞时,另二个会一起呼叫,起先朱家以为是鸟妈来了,其实是小鸟站在花架上准备起飞了。

图说:小乌鸫。朱芹 摄

美好祝愿

大鸟很称职,傍晚来看望喂食多次。昨天下午两只鸟飞走后,只剩一只了,成了最后的守望者。形单影只的妹妹很焦虑,松散翅膀伸长脖子很想飞,但又力不从心,只能扬起头不停怪叫,鸟爹来安抚,后来安静了许多。今天上午,小妹妹在鸟爸鸟妈期盼叫声中,鼓足勇气,扑翅展翼,两脚踮跳几下,嗖地从8楼蹿将下去。朱女士双手撑窗沿,极力朝下瞅,瞧见最后鸟妹落在树枝上,在大鸟叫声引导下,迅速朝西飞奔而去,渐渐消失在眼前。

看着空荡荡的鸟巢,又闻到一个月来那熟悉的鸟宝宝味道,朱女士感到了失落,仿佛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出远门单飞了。“他们会不会被欺负,天热天雨躲哪里,累了饿了困了,记得回家呀!”此刻,微风拂来吹动了几缕小鸟的胎毛,远处飘至的一声声乌鸫啼鸣,仿佛在鸣谢朱妈妈一家子的付出和本报读者们的牵挂。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范小锋

大武汉投稿

广东蚕业

建筑与装饰杂志官网

数字通信世界编辑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