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宝宝太轻松了好吗我带孩子快要崩溃了为啥
2025年01月06日 优品资讯网
我带孩子快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这是一位网友问我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分析一下。
我奔四了,讲讲我的外婆、母亲和我三代人是如何带孩子的吧,区别真的太大了!
先讲外婆怎么带娃。外婆生了7个孩子,每两年一个,听母亲讲那时候带娃的往事,真有意思。
那时候,外公外婆都要出工挣工分,哪有时间管孩子,基本上都是大的带小的,哥哥带弟弟,姐姐带妹妹。
吃饭时,先是在公社吃集体食堂,后来在自家吃,大米不够,只能吃稀粥,或者红薯稀粥,每次不够吃,谁抢到了谁就能多喝一点。
母亲是老三,总是让给下面的弟弟妹妹吃,所以自己经常饿肚子。
晚上睡觉,大人也不管,也不去点个数,看人头在不在,所以经常是,有的孩子睡在床上,有的就睡在厨房柴草堆里。
而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外婆的7个孩子,前面6个小学都没毕业,第7个由于后来条件好了一些,读了初中,都是小小年纪就参加集体出工,帮着家里干活。
这完全是散养式、放养式带娃,每家的孩子都这样带,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后来,外婆的孩子们也都长大了,也都结了婚成了家生了娃,现在他们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再讲母亲怎么带娃。母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了我和姐姐两个娃,那时已经分田到户,我家有6口人5亩多地,还种着4分菜地。
那时,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家家户户都靠种地种菜、养猪养鸡。
种地,产粮食,除了交公粮外,其余就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多的还能卖点钱。
种菜,餐桌上虽少有鱼肉,但能摆上四季时蔬,下饭不成问题。
养猪,母亲养了20多年的猪,出栏就能卖钱。
养鸡,下的蛋要卖钱,偶尔做个荷包蛋或煎蛋,就算是荤菜了。
养猪养鸡换来的钱,是家庭开支和我们学费的主要来源。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母每天都在田间菜地忙碌,根本没时间管我们。
那谁来带我们呢?我家现在还保留着一个木笼子,里面有一把可以转动的小板凳,把娃放在板凳上坐好,然后盖上一块中间挖了个圆孔的木板盖,把娃的头从圆孔中露出来。
这样,娃可以坐在木笼子里自己玩,但又无法乱跑。而大人则可去田间地头忙碌,偶尔回来喂奶喂水即可。
至于吃饭,那时能吃饱饭了,但生活质量不高,很少能吃到肉,我家基本一个月才能吃一次肉。
而教育,那时完全靠自己,父母小学都没毕业,根本不懂,也根本没时间管我们,我们也很自觉,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回来就上山打柴、菜地拔草,帮着父母做很多事。
后来,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后来又攻读硕博。
第三,讲讲我怎么带娃。我也有两个孩子,都是我和老婆自己带的,基本没让老人帮忙。
带娃过程很辛苦,生怕孩子没吃好没喝好,孩子一生病,更是折腾人。这其中吃了多少苦,经历过的人都懂。
但与身体上的累相比,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心理上的焦虑。
主要是担心孩子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幼儿园开始,身边的很多家长就报了书法、美术、舞蹈、篮球等各种兴趣班,上小学开始,身边的很多家长就报了作文、英语、数学等各种课程班。
我本来不想报的,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报了,担心自己孩子落后,也只得报。
然后,就是陪学陪训,接来送去,自己既要工作又要管娃,一天到晚,累得浑身散架,还没处倾诉。
现在,带个孩子确实让人崩溃,而老一辈人带孩子确实要轻松不少。
为什么呢?
主要是那时物质匮乏,孩子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没那么多诉求,父母忙着养家糊口,也顾不上那么多。而更重要的是,那时教育一点都不卷,没有兴趣班课程班,家家都一样,父母一点也不焦虑。
父母身累,但不心累,而心累才是真的累,因此,带孩子感觉似乎很轻松。你觉得呢?
我是海儿,讲有温情的故事,写有温度的文字,欢迎关注。
#情感##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