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装修

羌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羌活图片中药羌活的

2024年02月18日 优品资讯网

羌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羌活图片,中药羌活的用法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羌活的功效与作用,羌活的主治与用法,羌活的食用方法与选方。

本文目录

1 羌活图片2 羌活的功效与作用3 羌活主治4 羌活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5 羌活食用方法6 羌活选方7 羌活古籍摘要8 羌活药用部位9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关于羌活的论述10 羌活的配伍应用11 羌活配方选例羌活图片

qianghuo

解表?散寒?止痛

别名:羌青、黑药、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胡王使者

性味:性温,味辛、苦。

归经:归肺、膀胱经。

羌活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散寒,除湿止痛。

1.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夹湿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可配以防风、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本品辛燥,气味浓烈,擅长止痛,外感表证以疼痛较重者,较常选用。

2.祛风胜湿(风寒湿痹) 用治半身风寒湿痹、肩臂肢节疼痛者,如蠲痹汤。尤以除头项肩臂之痛见长,效力较强。若为头风痛,常配以防风、藁本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因其性质燥烈,故不宜大量使用。

羌活主治

主治外感风寒、风湿、恶寒发热无汗、风寒湿痹、疮疡肿毒、目昏鼻塞、破伤风等症。

用于风寒湿表证兼有头身疼痛者,尤适于风寒挟湿的感冒和风寒湿痹见于上半身的疼痛。风湿性关节炎、青光眼、破伤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可辨证用之。

羌活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含挥发油、β-谷甾醇,香豆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胡萝卜苷、欧芹属素乙、有机酸及生物碱等。现代药理研究,羌活注射液有镇痛及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水溶液部分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挥发油亦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1.羌活挥发油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2.羌活挥发油有抗过敏作用。3.一定量羌活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羌活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5.羌活有一定的抗休克作用。6.羌活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7.羌活有抗菌作用。8.羌活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9.羌活还有抗癫痫作用;还对子宫颈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羌活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3~8g,用水煎服。

1、 解表散风

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去渣。

2、祛风利湿

羌活、人参、苦参、沙参、丹参、苍耳子各60g,石榴2000g,白酒1000ml。将石榴捣烂,毛活、人参、苦参、沙参、丹参、苍耳子切碎后一同装入纱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4天后,滤汁去渣即成。

3、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羌活、赤芍、当归各12g,丹参、葛根、黄芪各18g,桂枝、炙甘草各6g,白芷、地龙各9g,大枣5枚。用水煎服。

羌活选方

1、治肩背痛不可转身、脊痛项强:羌活、独活各3g,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各15g,蔓荆子0.9。水煎,去渣,食前温服。

2、治疗风湿相搏、身体疼烦、掣痛不可屈伸、身微肿不仁:羌活、附子、白术、炙甘草各等分。每服20g,水煎,去渣,温服,不拘时服。

3、风寒表证,鼻渊及头痛日久而证属风寒犯脑:羌活、清半夏、黄芩、生姜各9g,制草乌、炙甘草各6g,细辛3g,水煎服。功用解表散寒,通窍止痛。

4、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羌活9~12g,牛蒡子9g,蒲公英15~30g,薄荷6g,水煎服。功用发汗解表,清热解毒。高热者,可加柴胡、金银花;咳甚者,酌加杏仁、桔梗、瓜蒌等;咽喉肿痛者,可加板蓝根、桔梗、山豆根、牡丹皮。

羌活古籍摘要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明目,赤目痛,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藏。独活即是羌活母类也。《药性赋》:味苦、甘,平,气微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五: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排巨阳肉腐之疽,除新旧风湿之证,乃手足太阳表里引经之药也。《本草蒙筌》:味苦、甘、辛,气平、微温。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无毒。羌活则气雄,独活则香细。气雄者入足太阳,香细者入足少阴。足知羌活本手足太阴表里引经之药,而又入足少阴厥阴二经。名列君部之中,非此柔懦之主。此诚拨乱反正,大有作为者也。故小无不入,大无不通。能散肌表入风之邪,善利周身百节之痛。排阳肉腐之疽,除新旧风湿之证。须去黑皮腐烂,煎服方有神功。如若加入川芎,立止本经头痛。独活主治较羌稍殊,乃足少阴表里引经。专治痛风与少阴经伏风,而不治太阳经也。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有此堪治。虽治伏风,又资燥湿。经云:风能胜湿故也。谟按:《会编》云:羌活、独活《本经》既云同种,再无别条,则非二物可知矣。后人因见形色、气味略殊,故立异论。不思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以羌活、独活虽系一种,而一种之中亦有不同,有紧实者,有轻虚者。仲景用独活治少阴,必紧实者;东垣用羌活治太阳,必轻虚者。正如黄芩,取枯飘者名宿芩,用治太阴;取圆实者名子芩,用治阳明义也。况古方但用独活,今方既用独活,又用羌活,不知病宜两用耶,抑不知未之考耶。《景岳全书》:味微苦,气辛微温,升也,阳也。用此者,用其散寒定痛。能入诸经,太阳为最。散肌表之寒邪,利周身项脊之疼痛,排太阳之痈疽,除新旧之风湿。缘非柔懦之物,故能拨乱反正。惟其气雄,大能散逐,若正气虚者忌用之。《神农本草经读》:羌活气平,秉金气而入肺;味苦甘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得土味而入脾。其主风寒所击者,入心以扶心火之衰,所以主之。痫痉者,木动则生风,风动则挟木势而害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痰进入心,则为痫为痉。此物秉金气以制风,得土味而补脾,得火味而宁心,所以主之。女子疝瘕,多经行后,血假风湿而成,此物入肝以平风,入脾以胜湿,入心而主宰血脉之流行,所以主之。

羌活药用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关于羌活的论述

羌活也是一个伞形科的植物,和防风同一科,也是用它的根,入药的部位是根。

羌活是一个祛风和散寒作用都很强的药,我们这里强调它散寒,叫做散寒解表。实际上准确来说,也是发散风寒。羌活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应用非常广泛、非常重要。在早期的本草学里面,没有把羌活视为一种解表的药,从唐宋以后,发现了羌活有很好的发散风寒,是一个很好的解表药以后,一年四季的外感风寒,很多医家都喜欢以羌活作为治疗风寒感冒的重要的药物,正如清代的《本草逢原》所讲的,就把羌活称为“却乱反正之主帅,非时感冒之仙药”,非常的非,时间的时,也就说一年四季什么时候的这种感冒,它都有很好的效果。在过去把麻黄认为是治疗风寒感冒很重要的药,自从羌活开始使用,真正麻黄用于感冒的情况远远不如羌活,尤其是风寒感冒,所以《本草逢原》张志聪(应为张路玉)先生的这句话我认为非常精辟,“非时感冒之仙药,却乱反正之主帅”,也就是祛除外邪,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药,就是当代的医家,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发散风寒的作用强,而且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风寒感冒疼痛又很明显,所以它的疗效很好。而且我们前面介绍的麻黄,又有不良反应。比如说引起失眠,老年人可能高血压患者,有时候不能乱用。羌活没有这些不良反应,它又不象桂枝那样子容易动血,而疗效又比其他的好。在当代的临床当中,还有一个倾向性,还有一个新动向,就是有些表证非常重的风热感冒(普通的风热感冒,表证很重),临床的医生在辛凉解表药就是发散风热药和清热药当中加少量的羌活,临床效果特别好。比如说现在的羌蒲蓝薄汤,羌活和蒲公英、板蓝根、薄荷,薄荷我们后面要讲的,发散风热的药,还有的配牛蒡子,等等,都有;另外配清热药当中的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等等。这样子在大量的发散风热和清热药当中加一点辛温的,发散风寒的羌活,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这个是在当代临床实践当中的发展,其实古代就有了九味羌活汤,里面加黄芩,当然其实它是兼顾里热,其实你多加一点黄芩,或者把清热药加多一点,那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辛凉解表的药(方),所以这种处方的方式由来已久,只是现在更加显现出来,这个是羌活在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的重要性,我们高度地强调了。

另外,第二个功效和防风一样,也是胜湿止痛,我们也是把它称为祛风湿止痛,道理和防风一样。至于羌活的祛风湿,它相对于我们后面要学的独活而言,在祛风湿药当中,我们第一味药就讲独活,古代是不分的,现在分为两味药。相对而言,羌活它治疗风湿痹证,它主要偏于上半身,就是上肢肩背的风湿痹证,相对来说用羌活用得多,下肢腰膝部分的用独活用得多,它祛风湿的部位偏于上,以后我们学独活的时候再来对比。

它作为一个止痛药,前人主要就认为它对于项背的或肩背的疼痛,在很多部位当中它最明显,不能理解成它只能作用于项背,或者肩背,它也是全身性的,但是在这个部位前人认为它效果最好,所以归经归膀胱经,过去的书上没有肺经,其实应该说是最后处理的时候很棘手的一个问题,最早在教科书先是写肺经,后打了一括符膀胱经,后来又写膀胱经,后面又打一个括符肺经,表示羌活在归经按脏腑主要在肺,按经络它主要在膀胱。因为在过去同学们老是要问,羌活归膀胱经是什么意思?它又不利尿。因为它不是指的脏腑,是指的经络,所以现在就把脏腑和经络都并列在这里,恰不恰当,也是一个试探性的,在我们教科书上羌活就多了一个肺经,就是这样来的。把脏腑辨证的定位和经络辨证的定位,把它同时保留在这个地方,由你去取舍,也是一种初次的尝试吧!不对,以后再改过来就是了,它止痛的部位主要是在项背这样的地方。羌活它的温性(温燥的性质)也比较强,当然比防风强,所以它在使用注意当中,比防风更强调那些阴虚的、营血耗伤的,或者热证不要用,其实这个也是属于共性的问题。

羌活的配伍应用

配独活,治风寒湿痹,周身窜痛,项背挛急,疼痛等症。配麻黄,治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配防风,治表湿,偏正头痛,身重关节疼痛。配川芎,治外感疾病身痛肢痛,风寒湿痹疼痛及偏正头痛。配苍术,治头痛如裹。配片姜黄、桂枝,治肩、臂、手等部位的风湿疼痛。配荆芥、防风,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对头后部位疼痛,疗效明显。配独活、松节,用酒煮饮酒,治历节风痛。配独活、防风,治关节、肌肉风湿及上半身肌肉风湿痛。配柳芽、防风,焙干研末,炼蜜为丸,治风湿性关节疼痛。配防风、白芷,治风寒感冒之头痛、身痛配川芎、细辛,治风寒头痛。配防风、白芷、细辛,治感冒风寒之头痛、无汗、关节酸痛。配独活、秦艽、桑枝,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上肢关节酸痛。配防风、白芷、川芎,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等症。配独活、防风、防己,治风寒湿痹,四肢骨节肿痛,屈伸不利,身重,心下痞闷等症。配菊花、白蒺藜、蔓荆子,治感受风邪之目赤。配防风、白芷、苍术,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较重者。配独活、防风、苍术,治风寒湿痹。配独活、蝉蜕、荆芥,治外感风寒所致的颈项强直,筋骨拘挛等症。配防风、细辛、白芷、川芎,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配防风、秦艽、威灵仙、独活,治风寒湿邪侵袭机体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治上半身疼痛。配防风、姜黄、黄芪、赤芍,治风寒湿痹,肩臂肢节疼痛。注:羌活又常用于治疗上半身疼痛和头后部疼痛的引经药。

羌活配方选例

①羌活汤(《医级》)治太阳伤寒无汗: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广陈皮、甘草。煎服。②羌活附子汤(《医学心悟》)治客寒犯脑,脑痛连齿,手足厥冷,口鼻冷气之证:羌活3g,附子、干姜各1.5g,炙甘草2.4g。水煎服。③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又名羌活冲和汤。治春夏秋非时感冒暴寒,头痛,发热,无汗,脊强,脉浮紧:羌活6g,防风、川芎各4.5g,细辛、甘草各1g,苍术(米泔浸)、白芷、黄芩、生地黄各3g。为粗末,水煎服。④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治湿气在表,症见头痛头重,腰脊重痛,或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微热,苔白脉浮:羌活、独活各3g,炙甘草、藁本、川芎、防风各1.5g,蔓荆子1g。为粗末,水煎,去渣服。如身重腰沉沉然,经中有寒湿,加汉防己(酒洗)1.5g,轻者加附子1.5g,重者加川乌1.5g。⑤羌活愈风汤(《医学发明》)治肝肾虚,筋骨弱,言语难,精神昏愦;或瘦而一臂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及一切风病;并治小儿风痫,急、慢惊风:羌活、炙甘草、防风、黄芪、蔓荆子、川芎、细辛、枳壳(麸炒)、前胡、人参、地骨皮、麻黄、知母、菊花、薄荷、枸杞子、当归、独活、白芷、炒杜仲、秦艽、柴胡、半夏(汤洗,姜制)、厚朴(姜制)、熟地黄、防己各60g,芍药、黄芩、茯苓各90g,石膏、生地黄、苍术各120g,官桂(米泔浸)30g。为粗末,每服30g,加生姜3片,水煎,去渣空腹服,睡前再煎渣服。⑥羌活败毒散(《症因脉治》)治风湿腰痛,痛引项脊尻背,脉左尺浮涩者:羌活、独活、防风、荆芥、川芎、柴胡、前胡、甘草、苍术、白芷,水煎服。⑦羌活退翳汤(《兰室秘藏·眼耳鼻门》)治太阳寒水,翳膜遮睛,不能视物:羌活45g,防风30g,荆芥穗(后下)、薄荷叶、藁本各21g,酒知母15g,黄柏12g,川芎、当归各9g,酒生地黄3g,川椒1.5g,细辛少许,麻黄根6g。为末,每服9g,水煎去渣,食远稍热服。

更多羌活相关文章:

羌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羌活的使用禁忌

网络广告商

广告资讯

佰腾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