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时晋国的公室为何没能阻止真相是什
2024年02月21日 优品资讯网
三家分晋时晋国的公室为何没能阻止?真相是什么?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
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晋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家族之间的较量,导致晋国公室逐渐衰微。公元前453年,在晋阳之战中,魏赵韩三件消灭了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晋国正式消亡。
四
最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在建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这直接导致晋国形成了六卿执掌大权的局面。至于晋国公室,则没有人可以跻身六卿之中。当然,在晋国和楚国、秦国、齐国争霸的过程中,这些卿大夫确实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晋国得以称霸中原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笔者看来,如同唐朝中后期的藩镇一样,这些卿大夫家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唐朝的灭亡和藩镇割据存在直接的关系,而晋国的灭亡,也和卿大夫势力的壮大存在直接的关系。公元前453年,在晋阳之战中,魏赵韩三件消灭了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总的来说,三家分晋导致晋国走向灭亡,而三家分晋局面的形成,无疑和晋献公这位君主的决定和行为存在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