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儿子的三大禁忌口诀够科普2021年版
2024年08月14日 优品资讯网
视频加载中...
央视网消息:疫苗接种为无数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保护伞”。据了解,自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工作至今,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品种已经从4种增加到现阶段的11种。我们知道,预防接种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那么,目前我国儿童预防接种的整体情况如何?除了计划内疫苗,如何巧妙选择计划外疫苗?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疫苗是越贵越好吗?
2021年版儿童疫苗接种有哪些变化?
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补种年龄上,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小于14周岁”调整为“小于18周岁”。
接种部位上,明确了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涉及禁忌证的方面,明确了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证: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症好,345月百白破,8月麻疹岁乙脑。这是有人为了方便记忆编出的儿童预防接种的口诀。很多家长可能并不是很清楚,0至6岁的孩子在不同年龄需要接种哪些疫苗?自己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齐全了吗?
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期,是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经济条件,为该阶段的儿童都制定了不同的免疫规划策略。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规划疫苗”。外来儿童和本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该及时给孩子接种。此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园、入学。
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
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也叫“非免疫规划疫苗”。 二类疫苗虽然需要自费接种,但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也同等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最优先推荐儿童接种的疫苗有两种: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
建议接种的二类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如何为孩子选择计划外疫苗?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也叫“非免疫规划疫苗”。那么除了计划内疫苗,如何为宝宝选择计划外疫苗?此外,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梁晓峰表示,正在争取更多疫苗纳入“免费疫苗”范围。安全性、有效性、可负担性等因素是评价疫苗的标准。目前,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采用统一标准。家长可根据自身家庭情况结合儿童患病风险来选择二类疫苗。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接种疫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打疫苗的次数非常多,那么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接种疫苗呢?
这些情况包括:
体温超过37.3℃;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贫血等;
处于疾病急性期,比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等;
近期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过敏体质或患哮喘、荨麻疹,且处于过敏发作期;
患严重皮炎或有皮肤感染、湿疹;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
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有脑病或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后遗症、癫痫;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迟缓;
防御机能不全,患有免疫缺陷病等。
此外,带孩子接种疫苗还要注意保持孩子接种部位皮肤清洁,儿童在接种疫苗后需要留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如果孩子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详细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的那些事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疫苗接种的“保护伞”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