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装修

老子教育儿子很搞笑吗孔子老子和苏格拉底青

2024年08月14日 优品资讯网

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道难题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这也是让家长们最为困惑和迷茫的问题,家长班级群和教育主题论坛里,对于这类问题的抱怨忧虑堆积如山,这好像成了一个原本无解的问题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长教育靠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感觉认知会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学校是孩子学习教育的公共场所,家庭则是孩子与家长沟通亲情的港湾。其中,在孩子的人生成长中起方向性、关键性作用的还是家长的因素。我们就结合目前主流的几种教育思想体系,和家长们聊一聊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观,来破解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难题。

目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从出生年代上讲,主要集中在60至80后这个区间。这个年龄段的家长们,从成长经历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以孔、孟、荀三家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教育理论。虽然儒家思想经历几次大的调整和充实,仍然为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沃土,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万世师表孔子雕像

一、以儒家圣人的人格教育体系指导青春期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建设

我们就先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说起。孔子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大家都比较熟悉,孔子所创建的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末年,至今已两千多年,中间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调整发展和完善。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完整版本的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其最核心的精髓就是“仁”“和”理念。总体上讲,儒家在个性修炼上倡导的“仁”即是一种道德自觉,“仁爱”就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是一种宽容而大爱的精神。所谓“和”,也就是“和谐”之意,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它一向被认为是美好的人际关系状况和极高的道德境界。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些话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孩子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的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能针对青春期孩子叛逆、冲动、盲从的心理共性特征,以儒家圣人的人格教育体系来严格规范孩子,帮助孩子搭建起正确的思想体系,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关于圣人人格体系,在《礼记·大学》中曾有过如下的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圣人体系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圣人君子的榜样为学习的模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强调人格主导,也就是现在所讲的坚定强大的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首当其冲的意识形态内容;强调示范先行,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些理念对于今天的家长仍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石像

二、以道家致虚守静、善利万物指导青春期孩子升华自己的朋友圈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尊为道教始祖,他也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为老庄。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其哲学观点体现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老子的传世作品主要是《道德经》,这本书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困惑和问题实际上都集中在他们的交往圈。随着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心智和身体都在快速成长,心智的发育带来对周边事物的敏锐感知和被动接收,比如,异性同学交往中尺度距离保持,如何保持阳光开朗,如何化解各种意外的困窘,如何应付意外甜蜜的烦恼,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会纷至沓来,当这种来自外界的信息接收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其本人又无法正确分析处理的时候,种种或甜蜜或苦恼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青春期综合症。

家长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承认其客观必然性,然后再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教育和引导孩子致虚守静,通过学习和反思形成自己的道德审美和判断推理能力。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行己不争,避高处下。青少年要学习水利万物的品质,水元素分子结构至简,形态不一,随境而适却又无处不在。与人为善,以忠恕之道处理周边关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察己知人,推己及人,养成温润如水、行己不争、礼仪文明的高尚人格。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始终坚持静心忍性,胸怀宽广,与人为善、乐于奉献。在实践中提高观人识人的能力,积极与志同道合、兴趣高雅的朋友交往,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朋友圈的质量。

苏格拉底雕像

三、以苏格拉底的思辨艺术为指导,培养青春期孩子博观约取、深度思考的学习品质

我们再简单了解一下苏格拉底是何许人也?他是一位个性鲜明的著名历史人物,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代,他出身贫寒,其父亲是一名雕刻师,他的母亲则是一名助产士,也就是现在医院的妇产科医护人员。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为什么要提到苏格拉底呢?他是近年来教育学界研究中西教育思想的热点人物,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道德,并建立了一套人性和心灵的塑造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善是苏格拉底追求的道德理想和终极目标,他认为人们对善的追求和实现就是美德,有知识的人也必定是有德行的人。

关于具体知识的获得,苏格拉底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因为他的母亲是助产士,后人便称之为“产婆术”,第一步是向提问者反问,第二步是启发诱导,也就是助产,第三步是归纳总结。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我们放弃孔子也有的问答法,而推荐苏格拉底的思辨方法,原因就在于孔子更注重结论的获得,而苏格拉底则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递进次提出,能让被问者的思辨能力持续提升。众所周知,青春期孩子所面对的知识模块范围,较之前有了爆发式的增长,独特的思辨能力在归纳内容、总结提炼、学以致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譬如,以超常儿童培养而闻名全国的北京市第八中学,对超常儿童施行素质班和少年班两条线并进的培养模式,素质班孩子曾取得了北京市高考状元的亮眼成绩。在北京市第八中学各校区的显著位置,令家长孩子印象深刻的总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雕像,关于两人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看来也是北京八中教育指导思想的一部分。对于孔子、老子和苏格拉底三位思想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来说,如何准确建立认知模型,科学地、历史地、辩证地借鉴吸收其教育思想,是一个大课题。以上只是撷取了他们涉及教育思想的部分内容,以供我们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参考借鉴。

现代企业文化杂志

汽车周刊杂志社

现代农业研究期刊

光源与照明官网

  • 友情链接